查看原文
其他

【云帆诗鉴】第12期·点评“2017烟台好诗词”九首

云帆阅微堂 云帆诗友会 2022-04-30

写在前面

        诗之一途,非学无以开境,非鉴无以助长。学者,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鉴者,众人之议或能振聋。古人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此岂独言君子风度,更引申为好学精神,不可不察。今云帆设此栏目,是为吾侪交流之便,鉴别之所,进步之平台,当不拘虚言,探微求真,以臻修远之境是盼。


云帆阅微堂

云帆诗鉴第12辑(评家以姓氏拼音为序)

点评2017“烟台好诗词”九首

老 兵

臧苏杭


夜雨敲窗梦不眠,重如鼓角起胡边。

此心愿共征鞍老,十万旌旗撼雪川。


【段维点评】胜在气度,美在意象。

【何智勇点评】老兵自白,读来有力。不足者,太直白,少委婉之致。

【胡迎建点评】第三句转得好,写其心境,末句造境妙。

【卢象贤点评】气壮,见报国之心。梦、重、撼诸字,皆可玩味。

惹浪亭观日出

郭 涛


煮海飞霞来半天,山亭惹浪意痴颠。

唤鸥扯起猩红毯,为我直铺到日边。


【抱朴书生点评】全篇想象雄奇。前三句层层铺垫,结句振起,有此一句即可读矣。第三句“唤鸥”稍涩,个见仅供参考。

【胡迎建点评】炼“煮”“飞”“惹”“唤”“扯”“铺”字奇警,意境阔大。

【卢象贤点评】设色好,切题,第三句尤形象。然痴颠主语乃山亭,意象未安妥。扯字稍俗,不若用抬字。


秋江渔影

朱本喜


半山红透半山青,瑟瑟秋江入洞庭。

风动渔歌归棹晚,一船收尽满天星。


【抱朴书生点评】“一船收尽满天星”好句!全篇似有唐韵,也惟如此,若无最后一句则将落入俗套。

【段维点评】诗画互见,意境高旷。然仿“半江瑟瑟半江红”痕迹略显,结句似乎亦是借用。

【何智勇点评】红透,夕也。青,未夜也。入,行缓也。风动渔歌,人恬也。星,夜也。隽永有味,如在目中。

【胡迎建点评】设色鲜丽有景趣,末句尤妙。

【卢象贤点评】境美,奈收字未是。船如何收得星,水方能也。不若作“一船划动满天星”。

初 夏

冷濯江


纤风细雨抚芳茵,肥绿残红送暮春。

初展小荷情脉脉,几声蛙鼓试高音。


【抱朴书生点评】前三句平稳无奇,惟结句“蛙鼓试高音”出彩,暗点春暮夏初气象,可读。

【胡迎建点评】“纤风细雨”,“肥绿残红”工切,写出了暮春特征。

【卢象贤点评】描写初夏景细腻。然四句之间气脉稍散;音字侵韵,平水中独用。

读王之涣《登鹳雀楼》有悟

马瑞新


步步艰辛步步攀,一层境界一层天。

眼前始觉风光尽,挥却浮云山外山。


【胡迎建点评】自前人诗中化出,不袭其词而翻出新意。

【卢象贤点评】头二句好,阐释王诗得当。始字不若似字或才字。韵乱。

忆童年

贾乐玉


放羊割草上山冈,搴苇捞鱼下水塘。

紫燕飞时吹柳笛,白云起处觅仙乡。

红缨枪佩青荷帽,旧竹篮拎小二郎。

最喜岭间多草药,连环画换半箩筐。


【段维点评】意趣盎然,动人心弦。颈联对仗还可更工。

【胡迎建点评】描摹童年生活情景生动活泼,章法布局得当。首联也对仗了,每句有三个动词连动。颔联声色俱妙。腹联三一三句法尤妙。末联递进,耐人寻味。

【卢象贤点评】记忆生动。小二郎意不明且属对不工。

过大明湖稼轩祠怀辛稼轩

蔡红柳


千古英名存历下,湖山胜景为君开。

雄词奔涌风云手,壮志纵横龙骥才。

书就美芹歌宝剑,呼出皓月饮高台。

天公浩叹松涛起,犹似当年万马来。


【胡迎建点评】一气奔注,气象雄奇。“呼出:句尤妙,将无情物变为有性情之物。

【卢象贤点评】切人,存字下得好;尾联韵足。出字平水韵为入声,用新声韵者或不拘,用传统声韵者则读到此不爽。

武陵春•别恩师

姜美玲


        昨夜梦中花满路,竹叶掩桃溪。鸡犬相闻茅舍低,您在武陵栖?

        一别方知天地远,不作断肠题。勿忘出门扶杖藜,风起日,要添衣。


【何智勇点评】上片自然流畅,写景入画。下片写情,令人感动。不足者,措辞俗白,如“您在武陵栖”,似非词家语。

【胡迎建点评】叮咛再三,亲切,有情有义。

【卢象贤点评】起结俱好。然您字为白话用字,全词如搭配不好易坏味。又古人曰杖藜,杖本作动词用,何须更用扶字。

浣溪沙·涉洪

宋玉美


        带雨争时去涧东,孰知流涨滚洪峰。三人并驾敢争雄。

        浪打鞍鞯舟荡水,缰传指令马腾龙。一鞭抽起四蹄风。


【段维点评】小令整体能有如此气势不易,结句豪迈中显空灵,是为词眼。上片前两句还可打磨,尤其可注重炼字。

【胡迎建点评】将洪水奔腾之状写得如此壮观,荡人心旌,乃在拟人法用得妙。

【卢象贤点评】前面平平,尾句大佳,顿时生色。

本期评家简介

以姓氏拼音为序

抱朴书生江夏人,喜老庄,爱诗词,耽纹枰。放浪形骸,摆渡红尘,一事无成,常自笑曰:蝉蜕尘烟外,蝶梦水云乡。国家法定教材《中学语文》编写者、湖北省诗词学会理事、湘天华文化工作理事会理事、湘天华杯全国青少年传统诗词大赛终评委。


段 维,字不言,自号抱玉散人。1964年生,湖北英山人,法学博士。现任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党委书记,兼任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湖北省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湖北省楹联学会副会长、武汉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九州诗词》杂志主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出版有《网络时代的版权保护》、《网络版权保护论纲》学术专著二部、其他合著四部;诗词作品多见于《中华诗词》《诗刊》《星星》《长江文艺》《九州诗词》等刊物,2010年公开出版《竹太空心叶自愁》诗词集一部,2013年获首届荆楚诗词聂绀弩奖,2015年获河北卫视 “中华好诗词”征集令第三季总决赛第一名,2016年其百余首诗词入选《21世纪新锐吟家诗词编年》一书。

段维

何智勇

何智勇,80后,安徽庐江人。唐社社长。



胡迎建,1953年出生于星子县,祖籍都昌县。1985年考入江西师大研究生,毕业后历任江西省古籍整理办公室副主任、江西省社科院赣鄱文化研究所所长,二级研究员,兼江西省诗词学会会长,《江西诗词》主编,应聘为华东交大硕导、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硕导,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省文史研究馆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15年评为江西省优秀社科普及专家。著有诗集《帆影湖星集》《雁鸣集》《轻舟集》《观澜集》。

卢象贤,1963年生于江西修水,1982年毕业于江西大学。作家,诗人,高级工程师。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江西省诗词学会理事,九江市诗词联学会副会长。首届国诗大赛探花,第二、三届国诗大赛评委,首届现代诗词大赛评委。主要诗词著作有《黄龙山人七律》、《黄龙山人韵语》、《黄龙山人自由诗》和《偕老集》(与妻冷迎春合著)等。

参看往期云帆诗鉴及评家作品:

【云帆诗鉴】第一期

【云帆诗鉴】第二期

【云帆诗鉴】第三期

【云帆诗鉴】第四期

【云帆诗鉴】第五期

【云帆诗鉴】第六期

【云帆诗鉴】第七期

【云帆诗鉴】第八期

【云帆诗鉴】第九期:绝句专场

【云帆诗鉴】第十期:五律专场

【云帆诗鉴】第十一期·云帆女神点评云帆诗友七律十首

抱朴书生:试看万紫千红处,可是新痕覆旧痕

【诗词解码】云帆名家段维畅谈意境联的构成方法

【当代诗家】何智勇·得闲莫放等闲度,一线春光为我留

【诗词名家】胡迎建·何时雷电撕云幕,四海同观大月光

【向闲说诗】第一辑:怎样写好一首七律

云帆·个人专辑集结号(不断添加中)

熊东遨  杨逸明  李树喜  范诗银  周笃文 刘征 

星汉 刘梦芙 魏新河  周燕婷  高昌  林峰

熊盛元  胡迎建  刘庆霖 宋彩霞 潘泓 骆新

段 维 江 岚 韦树定 张金英 邓世广沈华维

陈仁德 金水 刘能英 武立胜 抱朴书生 深南

李葆国 无名 耿立东 曾少立 师红儒 蔡世平

郎晓梅 崔杏花  廖国华  姚泉名 包德珍 刘道平

安全东 阿 朱  曹 辉  赵京战  钱志熙  国印周

何其三 林丫头 宁静 何静 倾一阁 廖海洋 彭中文

陈逸卿 卢象贤 杨强 张家安 张晓虹 孔繁宇 

李俊儒 汪冬霖 楼立剑 徐俊丽 白林中 赵英 屈杰

陆玉梅  刘曙光  杨森翔  何智勇 何强 丁欣 黄莽

李伟亮  王纪波  王海亮 天 许 莫雨涵  韩倚云

楚家冲 楚 成 祁丽岩 周维芳 半隐庐 何芳 雨虹

曹 阳  刘泽宇  董学增 郭定乾 姚晓明 东阁茶

胡文汉 刘南陔 落雪听禅  杨春杰 眭谦 晋风 田野

张明新 邢涛涛 黄友富  程运钦 吴瑾 诗影同春

刘英明 郑绍平 燕河 莫真宝 李静 邓寿康 雍平

梦烟霏 尤悠 张芳君 白秀萍 老墨 崔德煌 孙文

木樨 玉蟾 韩保汇 蔡红柳 姜美玲 李梦痴 月白

赵义山 张栋 何鹤时玉维安儿陶永德 非也 衡泽贤

史外外史 梅庐 龙佩 匡晖 姜彬 马峥嵘 周路平

黄爱和 刘希波 查筱英 左启顺 一海粟 鉴水 方伟

孤山梅雨 幽兰静雅 朱思丞 枫叶 田幸云 曹谦

赵秀敏 蒋世鸿 张庆辉 胡水莲 华慧娟 侯兴黉

张智深 汪良忠 朱革强 霜花满袖 戴爱琴 啸汉马

昨夜 秦凤 土土 无忧 小乙 璐雨诗 张小红 曹初阳

关于投稿

1)个人专辑投稿:格律诗、词、散曲、对联,一次投稿不超过20首/副(诗:平水韵,词:词林正韵,新韵需注明);辞赋、作品评论、诗歌理论,一次投稿不超过3篇;新诗,一次投稿不超过8首。文责自负。拒绝一稿多投。投稿后32天内未刊发,可改投他处。

2 )【云帆诗会】合辑投稿:旧体诗词(含曲赋)一次投稿以3首为上限,新诗以2首为上限。文责自负。拒绝一稿多投。投稿后8天内未刊发,可改投他处。

3 )投稿格式:稿件以邮箱粘贴+Word文档发送。五号宋体,居左排列。

4)书画作品:6到12幅供选用,要求图片清晰,剪裁完整。

5)附文请附120字以内个人简介,生活照片1-3张。(照片以原图格式发送)

 6)收稿邮箱:

A、caochuyang_@126.com

B、673126620@qq.com

C、1023862296@qq.com

       诗歌高地,心灵家园。荟萃天下诗友,弘扬传统文化。推介名家精品,展示新人新作。凭家国情怀,观千秋气象;以飞扬笔墨,写诗意生活。合众力,挂云帆,济沧海……

长按识别二维码一键关注并置顶云帆

感谢您抽出  · 来阅读此文

欢迎留言与转发,云帆因你更精彩

作品提供:烟台市诗词学会;编辑:江右琳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